打造城市智慧物流平台 助推地方物流产业发展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连接生产与消费,对促进商品流通和扩大内需市场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大力发展城市物流产业,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在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居民生活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及吸引社会投资等方面,日益突显出巨大的价值。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在有条件的城市搭建智慧物流“大脑”,全面链接并促进城市物流资源共享,优化城市物流运行,建设智慧物流网络”,为发展城市智慧物流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从公路货运行业的服务经验出发,中交兴路打造城市智慧物流平台解决方案,从政府端构建以大数据为驱动、支撑本地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进而推动产业端的数字化发展和降本提质增效。
以公路货运为主导的城市物流,存在着统筹管理层面的三重痛点:
一是地方物流产业的产值归集难,众多外籍车辆参与本地货物的运输,但物流产值和营收往往归属在异地。
二是物流车辆安全监管难,外籍车辆进入本地行驶、停留,在交通、环保、城市安全等方面,增加了管控压力和成本。
三是引导产业发展决策难,地方物流缺少数据要素沉淀,导致地方产业“看不清、管不好、难指导”等问题突出。
对此,中交兴路城市智慧物流平台解决方案,依托北斗一体化物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形成由政府部门统一规划、领导,地方企业深入参与数字化转型创新,以及平台产业集群深度运营的城市物流产业发展新路径。
面向政府管理,中交兴路通过城市智慧物流平台解决方案,为管理部门搭建城市物流的大数据中心和可视化系统,有效归集 “人、车、货、企、场、仓”等动、静态数据,构建从物流车辆安全监管、物流交易监管、到产业趋势洞察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帮助政府部门从微观到宏观视角感知地方物流业的发展全貌。
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为地方生产制造和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撮合交易及在途管理的服务能力支持,包括基于成熟的智能定价、智能调度模型及AI算法促进高效车货匹配,并形成构建运力管理、线上签约、电子合同、运单跟踪、安全预警、财务结算、发票开具、服务评价等全流程管理和可视化能力。
面向产业生态运营,解决方案引入保险、金融、油品、ETC、维修等生态业务,聚焦车主和司机群体的利润优化和风险减量,促进业态产值提升。例如通过引入保险风控能力可提升驾驶安全水平,进而促进货运车辆保费的降低;引入油品、ETC等服务可降低企业和个体司机的运营支出成本,提升盈利水平。
中交兴路城市智慧物流平台解决方案,从三大方向提升城市物流产业的竞争力:
其一,助力政府部门提高地方物流产业和货运车辆的整体监管水平,形成以数据要素为驱动的产业规划发展决策能力。
其二,增强地方物流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夯实地方物流产业的核心优势。
其三,立足于地方物流产业生态的聚合发展,推动产值存留,促进地方产业营收和税收增长。
在行业实践中,该解决方案已深入实践于湖北黄冈“智慧物流服务平台”项目建设。项目平台以一个产业数字化底座为支撑,整合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支撑体系、信用评级体系、企业服务体系和数字化应用体系、企业服务云等环节,构建了“1+N”的平台服务模式,驱动黄冈市物流成本的降低,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形成对地方商贸流通的有效支撑,夯实地方发展物流产业的特色与优势。
中交兴路城市智慧物流平台解决方案不仅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有效的物流产业监管工具,也为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生态运营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智慧物流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城市物流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